今春来临时,当茶香飘满信阳城,茶文化节的热闹盛宴如春花遍地绽放,平桥名吃城也成功举办了为期14天的“国潮灯笼美食节”,曾经略显萧条的街巷,如今也被带动着充满了喧嚣繁华的气息。
为实现对商业载体开展特色经营活动的美好愿景,带动平桥夜市经济,平桥街道办事处对名吃城进行了全面提升改造。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上精益求精,注重完善便利化设施,疏通排水,平整路面,粉刷墙面,拆除飞线……打造赏心悦目的景观,装饰唐风楚韵的国潮灯笼,五彩斑斓的吊灯,晶莹璀璨的七彩琉璃许愿灯,设置网红打卡景观等等。同时,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将“美丽”融入每个细节,塑造可漫步、可逛吃、可拍照的美丽街区,让更多人体验夜市的时尚和生趣,亲近一座城市的浪漫与温柔。
在主街区140米道路两侧,科学合理规划小吃摊点50余处,统一进行形象包装,并为每个摊位制作“美好生活看信阳”城市品牌形象灯箱招牌和“山哥茶妹”城市IP为背景的美食广告版面,融合推介信阳城市品牌、本地茶文化和饮食文化,让顾客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信阳本土文化。
现在的名吃城,烟火气盎然,一步一景中,透露着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乐享生活的美好。长期的文明秩序,需要的是“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保持繁荣兴旺的经营状态,必须重视后期的规范管理。平桥街道主要负责人认为,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可以让它成为气候,而城市治理这只“有形之手”才能让它更上一层楼。重启名吃城成为“不夜城”后,后期的常态长效管理和规范经营才能保证其文明、有序、稳定、高质量发展。
为实现常态化规范管理,平桥街道和名吃城社区依规引入物业公司对名吃城进行日常管理,与全体商户签订管理服务协议,在小吃美食街区实行物业管理,管控街区的环境卫生、亮化、绿化、秩序纠纷和不文明行为,以管理促进良好行为的形成。社区与街道城管执法、市场监管、消防服务等部门齐抓共管,形成联动处置机制。同时,引导商户自管,实现自我管理,有效调动沿街居民和商户参与街区治理的积极性,推动街区治理方式向“自管共管、携手共建”为主、社区管理为辅转变。针对长期占用公共摊位行为,采取多部门联合执法,全力整治欺行霸市现象。各司其职,共同守护,信守合约,正是一道和谐相处的文明风景线。
与“烤鱼相见“、“肯德基风味鸡叉骨”签订物业管理协议
“感谢政府对名吃城的整体改造,让我们的经营环境变得更加整洁卫生,更多的人来到这里拍照打卡发朋友圈,为我们做出了最实际的宣传,吸引了更多的客户来消费,对于我们来说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现在引进物业公司规范管理,我们也能够继续安心地经营,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经营者陈女士说。
“以前的名吃城秩序没有现在这么好,今天这个摆摊,明天那个摆摊,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规范的管理,摊位不固定容易引发矛盾,没有固定的小吃就没有稳定的客源,小吃种类比较少,我们的生意也不是很稳定,现在重新改造后,摊位规划的也更加合理,物业费用也非常低廉,非常体谅我们都是小本生意。”经营者刘先生说。
“我们的生意现在越来越好,十分感谢街道和社区对名吃城的提升改造。此前还存在一些欺行霸市的行为,恶意霸占地理位置优越的摊位影响正常租赁,甚至还利用霸占来的摊位强行收取其他商户摊位费,现在执法部门和社区工作人员已经对这种行为坚决制止,为我们创造了更好的经营环境。”经营者李先生说。
结合“社区管理+物业管理+自我管理”模式,以广大商户为主体,开创与物业、社区结成“邻居”的新业态、新模式,既探索出精细化管理的新道路,也实现了常态化市场化规范化管理,更好地呵护着美食街道的“烟火气”,也让居民的幸福感满怀于心。昔日冷清的陈旧街巷,成了凝聚人心、汇聚人气的亮点所在。秉持不遗余力改善民生,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初衷,平桥街道也将经济发展这项重要课题纳入工作重点,确保让广大经营者和人民群众真切受益,让普惠民生落实落小落细。倾心改造的点滴细节,氤氲着城市的烟火气息。长效有序地管理,给足了经营者底气。致力共建繁盛的长远目光中,透露着坚定与和谐,更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文明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