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基层政务公开 > 公开领域 > 环境保护
平桥区:打捆离田 秸秆成“金”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0时间:2024-10-16
分享:

       河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 尹小剑 李振阳 通讯员 朱鹏)10月10日,在信阳市平桥区甘岸街道二郎村种粮大户李立荣的稻田里,随着机器轰鸣,地上散落的水稻秸秆陆续完成归拢,变成了一个个整齐的金色“豆腐块”。“自从可以秸秆打捆离田,我少了水稻收割的后顾之忧。”李立荣看着机器作业后干净整洁的稻田说,“现在可以尽快翻耕,准备播种冬小麦了。”

       为了打好蓝天保卫战,甘岸街道持续加大秸秆禁烧制度法规宣传力度,实施严格的网格化管控,做到全时全域无盲区,最大程度减少火情发生。同时,充分发挥种植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引领作用,不断拓宽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途径,通过堆积腐熟还田、饲料基料加工、稻草工艺编制等手段,让这些“生态包袱”实现变废为宝。

       甘岸街道甘岸居委会余建在农忙之余,专门购置了搂草机、打捆机,每天游走于田间地头进行秸秆回收,再将收来的秸秆卖到周边的养牛场、板材加工厂和稻草编织车间。“每天打捆面积大约有20亩,从9月下旬到现在,我们已经打捆了30多吨干草。”余建说,“现在每吨干草能卖300元。”

       甘岸街道党工委书记钟波说:“甘岸街道将继续提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真正让群众实现从不敢烧到不想烧的转变,实现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件下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