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走进平桥 > 平桥概况
平桥概况
来源:时间:2025-04-10
分享:

        平桥区,原信阳县,1998年撤县设区,位于信阳市西北部,总面积1889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街道、管委会),272个村(社区),户籍人口91.39万,常住人口87.56万。获评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区、全国产粮大县(区)、国家级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区、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区、全省信访工作成绩突出县区。形成了“三尊四不”(尊重自然环境、尊重村庄肌理、尊重群众意愿,不挖山、不填塘、不砍树、不扒房)美丽乡村建设经验,郝堂村、新集村双双入选省级5A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严把五道关口、确保精准施策”危房改造经验,得到住建部、国务院扶贫办认可,在中西部连片贫困地区推广。全省医疗保障系统法治建设等现场会在平桥召开。平桥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

        平桥人文荟萃,历史悠久。位于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过渡地带,有2600多年历史,诞生了“近悦远来”“亡羊补牢”“闻鸡起舞”等经典寓言,产生了“烽火戏诸侯”“子路问津”等著名典故。城阳城址是全国六座楚王城遗址中最大的一座。鄂豫边省委和红军游击队诞生地旧址,留下了刘少奇、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哺育了文坛领袖何景明等众多历史名人,走出了白桦、叶楠等当代文学巨匠。

        平桥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处在秦岭淮河南北气候分界线上,属于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气候,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齐备。山、丘、岗、川和平原错落分布,年均降水量约1100毫米。淮河穿境、浉河穿城,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6条。境内坐拥162座中小型水库,总库容12.5亿立方米的出山店水库湖面52平方千米,烟波浩渺,被誉为豫南明珠。国家级森林公园天目山和省级风景名胜区震雷山南北呼应,森林覆盖率36.4%,空气优良天数300天左右。有脊椎动物300种,珍稀植物10多种;有萤石矿、非金属矿等矿产资源。有传统村落15个,生态宜居村落44个。

        平桥交通便捷,区位优越。位于信阳市中心城区,境内明港机场通航21座城市。有高速4条、进出口9个,国道2条,铁路2条,高铁站2个,基本形成纵横南北、横贯东西的高速、国道双十字交叉的国省道公路网。淮河长台关至息县段内河航运工程落地后,将形成独具特色的公、铁、空、水立体交通网络。

        平桥产业兴旺,实力优厚。三产结构为12.2:45.3:42.5。农业上,“扛稳粮袋子、丰富菜篮子、拎稳油瓶子、保障肉铺子、端稳果盘子、壮大茶馆子、建好渔池子、健全药铺子、打造花园子”,农产品知名品牌达到27个,产值50亿元以上。推出板栗、花生、石榴、干豇豆、虾稻米、小磨香油、红薯粉条、传统酱菜等“平桥八鲜”。工业上,依托“一区四园”,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钢铁及精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集群。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9.9%、46.5%,处于全市第一方阵;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到288个,工业产值460亿元,占全市三分之一强。服务业上,聚焦“快进慢游深体验”,深入挖掘“红绿古灰”优势资源,推出中山古镇、小桥胡同等一批旅游示范镇、特色村、文化街。城阳城址、豫见江南分别创成国家4A级和3A级旅游景区。西亚城是全市最大的购物中心,老胡同、名吃城点亮夜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稳步提升。

        平桥和美幸福,生活优渥。2023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0482元,增长6.0%。新增技能人才1.6万人,新增城镇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万人。信阳技师学院、信阳科技学院、信阳航空学院实现招生,雷山匠谷职教品牌基本形成。空军招飞工作实现全省十一连冠。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落成启用,区中医院创成全省首家“市辖区”三级中医院,分级诊疗、医疗次中心和医共体建设有机结合。连续15年举办经典名篇朗诵会。推动皮影戏、锣鼓十八番、大鼓书、烙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文创产品转化。信阳首家美好社区食堂正式运营,121所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47家养老服务机构建成投用。完善基层治理“王”字型架构和“H”型数字平台建设,持续推进“三零”创建活动,有力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平桥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件下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