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招商引资
平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防范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等问题的消费提示

来源:时间:2025-05-08
分享:

平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防范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等问题的消费提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关注健康的心理,通过虚假宣传等手段推销药品、保健品,严重损害老年人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为切实维护老年消费者权益,增强防范意识,平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如下消费提示:

  一、认清虚假宣传套路,科学理性消费

  1.警惕“药到病除”。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声称治疗功效。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宣传往往夸大产品功效,含有绝对化用语和不实承诺,声称可以包治百病,使用“根治”“药到病除”等字眼,或者以“无效退款”“无毒副作用”等承诺,严重欺骗、诱导消费者。

  2.防范“温情营销”。对上门推销、电话关怀、赠送礼品等“情感攻势”保持警惕,避免因情感依赖而盲目购买来源不明、价格高昂的药品、保健品。不参与来源不明的“健康旅游”等活动,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或被诱导消费。

  3.小心“免费陷阱”。一些不法商家通过“送鸡蛋”、“赠药”“免费试用”“发放小礼品”“抽奖”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其组织的促销活动。促销现场往往气氛热烈,夸大产品功效,有时还会请一些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老年人不知不觉中被“洗脑”,从而购买产品。

  4.谨防“话术诱导”。一些不法商家利用“小额红包”等形式吸引老年人加入私域直播间,私域直播间常通过封闭场景、情感诱导(如“亲情牌”“专家人设”)、限时优惠等手段,人为制造焦虑,甚至谎称相关产品可“根治慢性病”“替代药物”“延年益寿”等。

  5.提防“专家义诊”。一些不法商家雇佣所谓的“专家”“教授”为老年人开展免费专家体检或义诊,不少老年人受免费吸引从而进行体检或咨询。体检后,“专家”“教授”往往会告知老年人身体存在多种问题,需要及时购买产品治疗,诱骗老年人购买了一堆无用处且不知真假的保健食品。

  6.当心“权威证明”。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假借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的功效作推荐,以增强产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还有一些广告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方面内容。

  二、科学选购,正确维权

  1.查资质,辨真伪。药品认准“国药准字”、医疗器械看清“注册号”或“备案号”,药品和医疗器械批准文号可通过国家药品监管局官网查询;保健食品认准“蓝帽子”标志及批准文号,可通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查询,拒绝购买无批准文号产品。

  2.明用途,不混淆。药品用于预防、治疗疾病,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保健品仅有调节机体功能作用,不能替代药品,不得宣称疗效。

  3.选渠道,保安全。通过正规医院、药店或官方认证电商平台购买,拒绝流动摊贩、会销场所及不明来源网购链接。

  4.留证据,助维权。购买时索取并保存发票、收据、产品包装、说明书及宣传资料,作为维权凭证。

  三、增强防骗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消费者要提高识骗防骗能力,坚持做到“三个多”。

  1.多学习防骗知识。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等渠道发布的防骗信息,了解不法分子的常用伎俩和诈骗手段,增强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

  2.多听取家人意见。购买大额商品前,应与家人多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3.多关注消费维权。一旦发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时,可以及时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或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如发现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请及时拨打 12315热线或我局举报电话0376-3711399进行投诉举报,也可将相关线索发送至邮箱pqsj123@163.com。我局将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并对举报人信息严格保密。

  守护老年人健康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欢迎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共同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信阳市平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5月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件下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