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五里店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动态
“针” 藏巧思,“袋” 遇七夕——五里店街道青年夜校活动

来源:时间:2025-09-02
分享:

  为让辖区青年深入感受七夕乞巧节的文化魅力,传承传统手工技艺,五里店街道团工委依托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阵地资源,面向40岁以下青年,在街道办事处三楼会议室开展七夕乞巧节DIY传统包袋青年夜校活动,以传统文化为纽带,为青年搭建交流与创作的平台,切实将文化服务送到青年身边。

图片

  活动开篇,专业讲师带来乞巧文化与包袋技艺讲解。讲师从七夕乞巧节的起源说起,细致讲述牛郎织女的传说、古代“穿针乞巧”的习俗,还介绍了不同地区的乞巧传统。同时,也深入解读了本次DIY传统包袋的历史背景,包括古代女子随身绣袋的用途,以及袋身纹样中蕴含的美好寓意。讲解结束后,讲师现场演示包袋制作的关键环节,期间还特别强调了针线、剪刀等工具的安全使用方法,为青年后续的创作筑牢安全基础。

  讲解环节落幕,青年们分组开启传统包袋DIY创作。创作过程中,讲师全程巡回指导,针对青年在缝制、刺绣环节遇到的难题及时解答,还手把手传授制作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女红”技艺。青年们沉浸式体验手工创作的乐趣,在实践中切实感受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创作环节结束后,活动进入作品分享与互动阶段。现场推选1-2名青年上台展示自己的包袋作品,他们不仅分享了创作过程中的思路,还讲述了参与此次活动的真切感受。在交流中,大家传递对乞巧文化的理解,也让现场氛围变得更加热烈融洽。

  分享环节结束后,工作人员组织所有参与人员与自己的DIY包袋作品集体合影,用镜头定格下这一充满文化意义的活动瞬间,为本次七夕乞巧节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此次活动,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丰富青年精神文化生活的生动实践。不仅让青年深入了解七夕乞巧节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亲身感受“女红”技艺的魅力,助力传统节日文化与手工技艺的活态传承;还丰富了青年的业余生活,打破了社交壁垒,有效增强了辖区青年对本土文化活动的参与感、归属感与凝聚力,让文化服务真正成为连接青年、凝聚青年的纽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件下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