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背景和依据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多属于慢性病,往往导致其本人及其家庭的生活陷入困难。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竟争不断加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学习、生活、工作等压力日渐增加,导致精神和心理疾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全区严重精神障碍在册患者呈上升趋势,其中困难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占比较高。目前我区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救助工作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病人数逐年增多,精神心理卫生问题现在已成为全社会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肇事肇祸事件时有发生。二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负担仍然较重。由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周期长、费用高、易反复的特点,很多患者家庭无力承担医疗费用,部分家庭面临致贫返贫风险。三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控防治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随访和监管是管理的重要环节,由于基层精防人员配置不足,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更是稀缺,患者的随访和监管质量有待提高。四是经费保障不足。区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经费投入不足。为构建更加完善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和救治救助体系,有效解决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庭急难愁盼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中央政法委等部门关于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救助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中政委〔2025〕1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22〕26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研究制定了《信阳市平桥区关于进一步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救助工作实施方案)(讨论稿)》。
二、制定过程
依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借鉴其他县区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结合我区实际,由区卫健委牵头,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召开联席会议、咨询专家等方式,起草了《信阳市平桥区关于进一步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救助工作实施方案(讨论稿)》,后经向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后,最终修改完善。在起草过程中,我们遵循了以下原则:一是紧跟国家医改政策,对相关文件政策进行了充分研读,准确把握相关政策的精髓;二是借鉴其他县区成功经验,学习他们的先进做法;三是紧密结合我区实际,全文围绕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明确具体流程,提出解决方案进行撰写。
三、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共分三部分
一是加强随访管理,落实分类管控。按照属地管理、分片负责原则,规范了面访及评估,实行分级随访管理,强化重点和特殊人员管理及患者家属宣传教育工作。
二是完善联动保障机制,落实帮扶救助政策。进一步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救助体系,按照“保基本、兜底线”的原则,建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保报销、民政救助、财政兜底”的救助经费保障机制。经济困难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治疗费用按规定比例报销后,仍需患者个人支付的费用由区级财政给予兜底补助,列入财政预算,确保患者不因经济原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对监护人实施以奖代补政策,促进监护责任有效落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购买监护人责任保险,将各类风险隐患纳入保险范围,通过保险有效减少损失。
三是提升救治救助服务能力,强化服务管理。加强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充实精神卫生队伍力量,建立区级精神专科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及双向转诊制度;建立政法、卫健、公安、司法、民政、残联等部门间的信息交换共享机制;把握关键环节,强化服务管理,构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从发现、治疗、监护、救助到犯罪预警、管控、处置的全链条常态化工作机制,做好上下联动和各个环节之间的无缝衔接。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救助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由相关职能部门通过通报、约谈、挂牌督办等方式进行责任督导和追究。
四、工作要求
政府各部门要强化支持保障和政策衔接,抓好《实施方案》贯彻落实,明确各乡镇、相关街道办事处和区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强化协调配合,凝聚工作合力,主动加强协调对接,为加快推进平桥建设发展、奋力实现“两个更好”提供高水平安全保障。
解读机关及联系方式
解读单位:信阳市平桥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联系方式:0376-3702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