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桥区(原信阳县)历史悠久。考古发现,新石器时期境内就有人类居住。
西周,周宣王增封申伯,信阳为申伯封地,故称“申国”,也称“申城”。
春秋属楚。
秦汉置南阳郡义阳乡址。
三国魏文帝时称仁顺城,后为义阳县治。
晋初,为义阳县治,晋惠帝时,义阳郡县同城。
南北朝时侨置司州,又称“申州”,领义阳、随阳、安陆、汝南4郡20县,为州治、义阳郡、县治所。
隋朝时改申州为义州,后定名为义阳郡,州、郡、县同治。
唐武德四年改义阳为申州,天宝元年复称义阳郡、后又更名为申州,为州、义阳郡、县治。
五代时仍为申州、义阳县治。
宋初为义阳军治、义阳县治,因避宋太宗赵匡义名讳改义阳为信阳,信阳之名始于此,为信阳军治、信阳县治。
元时曾为信阳府治(后降为州)、信阳县治。
明代初为州治,后降为县治,明成化年间复为州治。
清沿明治,为信阳州治、不领县,康熙年间置分巡南汝光淅兵备道于此,光绪未改南汝光兵备道,领汝宁府、南阳府、光州直隶州,淅川直隶厅。
1913年(民国2年),改信阳州为信阳县。
1948年10月,国民党河南省政府迁至信阳城。
1949年4月1日,信阳解放,分信阳县设信阳市,7月21日,信阳市并入信阳县;12月28日,市县又分治。
1952年6月10日,信阳市改为信阳镇,归信阳县辖。
1953年7月9日,信阳镇改为省辖镇,11月16日,复称信阳市。
1960年8月15日,信阳县撤销,并归信阳市。
1961年10月5日,恢复信阳县建制,市县隶属信阳地区行署。
1998年6月9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信阳地区,设立地级信阳市;7月2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撤销信阳地区设立地级信阳市的通知》,撤销信阳地区和县级信阳市、信阳县,设立地级信阳市和县级浉河区、平桥区。
1949年4月信阳解放,信阳县人民民主政府成立,属确山专区;6月改称信阳县人民政府,属信阳专区。
1950年1月,信阳县、市分治。
1960年8月,撤销信阳县,归并为县级信阳市属。
1961年10月恢复信阳县,隶属信阳地区行署。
1971年1月,鸡公山办事处划归信阳县管辖。
1980年4月,撤销“县革委”恢复信阳县人民政府。
1983年1月,改全县27个人民公社、镇为乡镇。
1992年7月,成立甘岸开发管理区。
1994年12月,李家寨撤乡建镇。
1995年11月,五里店、东双河撤乡建镇。
1996年5月,吴家店、邢集撤乡建镇。
1998年8月,撤销信阳县设立平桥区,原信阳县所辖的游河乡、吴家店镇、董家河乡、浉河港乡、谭家河乡、十三里桥乡、柳林乡、东双河镇、李家寨镇等9个乡镇划归浉河区;原县级信阳市所辖的前进乡、羊山街道办事处、楚王城管理区划归平桥区。8月,为理顺上天梯非金属矿区管理体制,将上天梯非金属矿管理区上划由市委、市政府直接管理;9月,平昌关乡撤乡建镇。
1999年11月,撤销甘岸开发管理区,设立甘岸镇。
2004年1月羊山办事处、楚王城管理区、前进乡由羊山新区托管。
2004年2月,平桥镇改称平桥街道办事处。
2004年9月,平桥办事处刘洼、马岗村和五里店镇闵岗、邢台、牌坊、袁寨,洋河乡的祠堂7个行政村移交信阳工业城托管。
2004年12月,以长台关乡王厂、邱庄、马营、苏楼村地域成立城阳城保护区。
2007年5月,洋河乡撤乡建镇。
2007年7月,以平桥街道办事处雷山、辛店、黑马石、老虎4个村成立震雷山风景管理区。
2008年5月,浉河区东双河镇双桥村划归平桥区平桥办事处管辖,平桥区彭家湾乡阜阳村划归浉河区双井办事处管辖。
2009年3月,设立平西街道办事处。
2009年5月,析洋河镇陆庙、金牛店、苏庙3个村成立平桥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实验核心区。
2013年 1月,成立震雷山街道办事处,辖原平桥街道办事处雷山、新店、老虎、黑马石、双桥5个居委会。同年,成立平东街道办事处,辖原平桥街道办事处中山居委会和原五里街道办事处牌袁路居委会。
2014年8月,肖王撤乡建镇。
2014年11月,成立陆庙街道办事处筹建处,辖原洋河镇陆庙、苏庙、金牛店3个居委会。
2016年4月,成立兰店街道办事处筹建处,辖原查山乡王寨村、雷寨村、才清村、兰店村、相林村、马楼村、丁庄村、兰桥村和兰店新区街道居委会。
2021年12月平桥区彭家湾乡和陆庙街道办事处筹建处交由羊山新区管委会代管,原高新区城东街道筹建处和珍珠路街道交由平桥区管理。
2023年8月,经信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河南省民政厅备案,成立城东街道,辖原平桥街道刘洼、马岗两个社区。五里店街道祠堂、牌坊、航天路3个社区交由城东街道代管。
2023年底,平桥区辖13个乡镇,7个办事处,2个办事处筹建处和1个文物保护区,共271个村民委员会和76个居民委员会。
平桥区所辖村(居)民委员会情况:
明港镇辖24个村委会、11个居委会。即:大洼村、杨楼村、何岗村、韩场村、八里村、刘庄村、韩庄村、前进村、史楼村、张湾村、三官庙村、淮河村、大胡村、张庄村、吴堂村、段湾村、郭楼村、冯庄村、新集村、大营村、杨冲村、尚河村、邹庄村、清淮移民新村(2018原平昌)、明河桥居委会、三里井居委会、龚庄居委会、中山街居委会、军民街居委会、市场街居委会、车站街居委会、胜利街居委会、农工街居委会、工人街居委会、红卫街居委会
长台关乡辖 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长台关村、余寨村、王堂村、杨庙村、冯楼村、卢岗村、赵洼村、新集村、母子河移民新村(2018原平昌)、长台居委会
五里镇辖10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柿元村、松岗村、王店村、顾店村、连丰村、闵庙村、岗岭村、王山村、甘元村、大堰村、九店居委会(2016)
高梁店乡辖12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梁湾村、高湾村、申阳台村、胡湾村、回龙寺村、蔡湾村、李田村、黄寨村、鲍冲村、余湾村、石板沟村、郑湾村、高梁店居委会
肖王镇辖9村委会、2个居委会。梅黄村、刘湖村、陈堂村、梁湾村、郭洼村、许岗村、肖王村、黄堂村、张新店村、迎宾居委会(2015)、滨河居委会(2019)
平桥街道办事处 辖14个居委会。华豫路居委会、两庙居委会、区府路居委会、世纪广场居委会、兴隆街居委会、新建居委会、龙江路居委会、向阳路居委会、十八里居委会、富民路居委会、人民路居委会、东平湖居委会、(2013)名吃城居委会、平电居委会
邢集镇辖14个村、1个居委会。高堰村、罗楼村、桑园村、邢集村、方畈村、尖山村、尹桥村、廖庄村、周楼村、程庄村、大方庄村、卞楼村、高庙村、郭大桥村、山水居委会
平西街道办事处辖8个居委会。金三角居委会、团结路居委会、滨湖居委会、花园路居委会、平西路居委会、信磷居委会(2017)、双邻居委会(2018)、金安居委会(2023)
洋河镇辖12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白土堰村、黄院村、吕老堂村、姚寨村、董冲村、苏双楼村、洋河村、周畈村、小洋河村、关湾村、大山头村、陈畈村(2012)凤凰台居委会、白果树居委会
平东街道办事处辖3个居委会。 牌袁路居委会、中山路居委会、大柏树居委会(2023)
平昌关镇辖17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翟寨村、石桥村、陈店村、徐湾村、灌塘村、莲花村、杨寨村、胡寨村、庸墩村、古城村、王畈村、朱庄村、刘湾村、李营村、平昌关村、蒿林村、刘集村、昌平居委会
震雷山街道办事处辖 5个居委会。黑马石居委会、雷山居委会、老虎居委会、辛店居委会、双桥居委会
胡店乡辖18个村委会。胡楼村、东楼村、齐岗村、白堂村、张庄村、赵庙村、金龙村、三道河村、小集村、魏庄村、龙岗村、沈庄村、郭湾村、沈营村、易湾村、徐岗村、杨岗村、新店村
五里店街道办事处辖8个居委会。蔬菜居委会、凤台居委会、五里居委会、(2012)王水居委会、孙楼居委会、郝堂居委会、七桥居委会、佛山居委会
王岗乡辖15个村委会。王岗村、王楼村、李庄村、秦湾村、条山村、赵家庄村、崔山村、上马石村、大山头村、梨园村、牛湾村、岷山村、三里岗村、楼房村、孙家寨村
甘岸街道办事处辖5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孔庄村、杨庄村、王庄村、徐堂村、二郎村甘岸居委会、甘北居委会、甘南居委会
肖店乡辖12村委会、1居委会。庞湾村、高寨村、曹店村、赵庄村、三台村、齐营村、
刘台村、邱湾村、张湾村、元庄村、左营村、左庙村、新淮居委会
城阳城保护区辖4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王厂村、邱庄村、苏楼村、马营村、城阳新城居委会(2018)
龙井乡辖14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南雷村、北雷村、胡沟村、洪山寺村、范山村、沿淮村、烧盆店村、屈岗村、齐店村、地塘村、李堂村、龙井村、冯大塘村、汪岗村、兴龙居委会
查山乡辖12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梁庙村、九里村、马庄村、倪寨村、查山村、井老村、双堆村、陈楼村、龚岗村、张岗村、肖店村、王老庄村(农业局)、刘岗居委会、长安居委会
兰店街道办事处筹建处辖8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王寨村、雷寨村、才清村、兰店村、相林村、马楼村、丁庄村、兰桥村、红星居委会
城东街道辖5个居委会。刘洼居委会、马岗居委会、祠堂居委会、牌坊居委会、航天路居委会
珍珠路街道筹建处辖4个居委会。闵岗居委会、邢台居委会、牌东居委会、袁寨居委会
动物资源
平桥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为众多种类的动物提供了生存繁衍的良好条件。其中,野生陆地动物260余种,鱼类5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金钱豹、白冠长尾雉、青羊、大鲍、虎纹蛙等。省重点保护动物有发冠卷尾雉、啄木鸟、菊头蝠噪鹃、小头蛇、水獭、无斑雨蛙、金钱蛙等。
陆地动物家养的有:牛(水牛、黄牛、摩拉牛)、羊(山羊、绵羊、小尾寒羊)、猪、驴、马、骡、狗、猫、兔、貂、鸡、鸭、鹅、鸽、鹌鹑、蜜蜂等。
野生动物有260余种。有金钱豹、狼、狐狸、野猪、青羊、黄羊、獾、野猫、果子狸、刺猬、野兔、麻雀、乌鸦、雉(野鸡)、八哥、鸥、鹜、鸿雁、黄莺、燕、鹭鸶、斑鸠、山雀、喜鹊、竹雀、老鹰、白头翁、布谷、啄木鸟、蝙蝠、画眉、鹪鹩、猫头鹰、白冠长尾雉、发冠卷尾雉、菊头蝠噪鹃、蒿雀、鸬鹚、蝴蝶、赤眼蜂、食蚜蝇、蜘蛛、瓢虫、蝎子、蜈蚣、壁虎、蜥蜴、蚂蚁、蚯蚓、马蜂、蝉、蟋蟀、蝗虫、蜻蜓、蛇、鼠等。其中金钱豹、白冠长尾雉、青羊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发冠卷尾雉、啄木鸟、菊头蝠噪鹃属省重点保护动物。
水栖动物本区水栖动物种类繁多。有鱼类50余种,野生经济动物八科。鱼类主要有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青鱼、草鱼、鳊鱼、赤眼鳟、麦穗鱼、马口鱼、鲇鱼、白条、麻草生、银生、季花鱼、乌鱼、鲍鱼、砂头狗、黄鳝、白鳝、泥鳅、虾、水貂、水獭、鳖、乌龟、螃蟹、螺丝、蚌、金鱼等。另有野鸭、天鹅、鹳、鸳鸯等主要水生飞禽。其中大鲍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小头蛇、水獭属省级重点保护动物。
两栖动物主要有青蛙、虎纹蛙、无斑雨蛙、金钱蛙、娃娃鱼、蟾蜍、乌龟等。其中虎纹蛙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无斑雨蛙、金钱蛙属省重点保护动物。
植物资源
平桥区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是多种植物交会地带。境内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于各类植物生态繁衍。现在比维管束植物185科、746属、1800余种。其中淀粉植物80余种,油科植物70余种,用材、林木130多种,果类植物50余种,饮料植物10余种,纤维及编织植物100余种,药用植物1400种,饲料植物100余种,花卉植物100余种,植被覆盖率为53.7%,有国家重点级保护植物17种,省内重点级保护植物13种。
农作物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大麦、大豆(黄豆、青豆、茶色豆)、高粱、玉米、小豆、豌豆、谷子、扁豆、红薯、荞麦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棉花、芝麻、油菜、青麻、萱麻、荸荠、向日葵、蓖麻等。蔬菜作物,叶菜类主要有大白菜、黑白菜、黄心菜、包头菜、空心菜、韭菜、葱、蒜苗、蒜瓣、芹菜、菠菜、荆芥、芫荽、苋菜等;茎菜有箭杆白、蒜薹、竹笋、芥疙瘩、苤蓝、白萝卜、胡萝卜、芋头、山药、土豆、莲藕、姜等;果菜有:茄子、辣椒、西红柿、茴香、吊瓜、黄瓜、瓠瓜、丝瓜、菜瓜、甜瓜、南瓜、冬瓜、苦瓜、金瓜、绞瓜、地瓜、笋瓜、葫芦等;荚菜有扁豆、四季豆、豇豆、刀豆、蚕豆;花菜有黄花菜、蘑菇、木耳、花菜、韭花等。
林木境内地质年代古老,地貌几经变迁,在近代植物区系中保留了很多第三纪以来或更古老的残存树种。有银杏、黄山松、三尖杉、马尾松、杉、胡桃楸、榆、枫香、化香、臭椿、构树、桤木、槐、柳、枫杨、糙叶树、省沽油、野鸦椿、杜仲以及椴科、樟科、槭科、山茶科、冬青科、山矾科、野菜莉科、壳斗科、木兰科、五加科、五患子科等各种林木。
亚热带植物区系中的树种有:铁稠、青栲、野核桃、乌桕、重阳木、野八角、继木、钓樟、樟树、板栗、毛栗、油茶、泡桐、小叶栎、小叶青岗、石楠、映山红等。暖温带植物区系中的树种有:麻栎、榭栎、大叶朴、胡枝子、刺槐、杨树、旱柳、楝树、泡桐、桃、苹果、野樱桃、杏、梨、野山楂、柿等。
药用植物以根入药的有天花粉、麦冬、天门冬、桔梗、砂参、猫爪草、地丁、赤芍、白芍、丹皮、贝母、柴胡、南星、半夏、百合、香附子、杜仲、草乌、茯苓、元胡、防风、山药、七叶一枝花、苍术、射干、丹参、胆草、白头翁、天麻、葛根、朱砂根、太子参、牛皮消、土牛膝、穿山龙、大戟等;以茎入药的有蒲公英、仙鹤草、金银花、野菊花、石苇、石斛、马蹬草、车前草、鱼腥草、益母草、藿草、冬青草、淫羊藿、败酱草、蓄、荆芥、薄荷、半枝莲、千里光、佩草、紫金牛、通草、田基黄、牛黄草、旱莲草、虎耳草、抱石莲、海金砂、卷柏、细辛、夏枯草、侧柏叶、瞿麦、石竹、旋复花、泽兰、糙苏、甘草、凤尾草、仙桃草、地锦草、谷精草等;多以果入药的有连翘、山楂、木瓜、桃仁、五味子、栀子、杏仁、青相子、牛蒡子、芡实、酸枣仁、牵牛子、小茴香、石莲子、银杏、女贞子等。
花卉植物境内花卉百余种,多为天然和人工培植。按其形态特征,分为木本和草本两大类。
木本类常见有山茶、广玉兰、白兰、含笑、杜鹃、茉莉、桂花、栀子、六月雪、米兰、金栗兰、金丝桃、夹竹桃、黄杨、冬青、石榴、枇杷、水仙、玉兰、桃花、杏花、李花、樱桃花、梅花、棠棣花、玫瑰、月季、金银花、无花果、蔷薇、珍珠梅、木芙蓉、迎春、探春、紫荆、牡丹、石榴、绣球、腊梅、葡萄、金银花、凌霄等。
草本类常见有金盏花、瓜叶菊、含羞草、牵牛花、鸡冠花、一串红、十样景、芍药、四季海棠、菊花、文竹、万年青、昙花、令箭荷花、君子兰、芭蕉、美人蕉、吊兰、韭兰、蟹爪兰、大理花、仙人掌、仙人球、虎皮海棠、朱顶红、晚香玉、睡莲、鸡冠花等。其中君子兰、瑞香、白兰最为珍贵。
古树名木据2005年4月普查结果,平桥区共有古树名木51株,其中古树50株,名木1株。古树主要树种有银杏、侧柏、黄连木、柿、槐树、乌桕、皂荚、桑、朴树、枫杨和麻栎等11个树种,分布于肖店、明港、平昌关、城阳城、胡店、龙井、肖王、洋河、五里、平桥、五里店等11个乡(镇、办事处)。
名木树种为臭椿,在邢集镇尖山小学(鄂豫边省委旧址),为1926年春尖山支部书记吴仁甫所植。
按树种分有,银杏6株,侧柏8株,黄连木4株,柿23株,槐树1株,乌桕1株,皂荚3株,桑1株,朴树1株,枫杨1株,麻栎1株,臭椿1株。
按保护级别有分,国家一级保护古树22株,国家二级保护古树5株;国家三级保护古树23株。
按乡镇分,有邢集镇1株,肖店乡1株,明港镇1株,平昌关镇1株,城阳城保护区1株,胡店乡30株,龙井乡1株,肖王乡2株,洋河乡3株,五里镇1株,平桥办事处7株,五里店办事处2株。
矿产资源
境内地层出露较全,构造发育,岩浆岩活动频繁,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经地质部门查明的矿产有38种,矿床矿点48处,其中已探明储量的23种,已开发利用的18种。金属矿有铁矿、锰矿、铜矿、铅锌矿、铜锌钼矿、铬铁矿、金红石、稀土矿、独居石、铌铁矿、钾长石等;非金属矿有萤石、珍珠岩、膨润土、沸石、含碱玻璃原料(俗称瓷石)、蛇纹石、大理岩、白云岩、花岗岩、石英、石墨、黄铁矿、方解石、高岭土、白云母、滑石、石棉、水晶、建筑用砂(河砂)、建筑石料、砖瓦黏土等。其中珍珠岩、膨润土、沸石、蛇纹石、萤石、建筑石料、建筑用砂储量大,质量好,是当地的优势矿种。
1、金属矿
铁矿主要有:熊庄铁矿、戴庄铁矿、黄铁矿、龙潭沟铁矿、黑山铁矿、土门铁矿、韩庄铁矿、仓湾铁矿、天门沟铁矿、井湾铁矿、笔架山铁矿、龙王寨铁矿、红石洞锰铁矿等13种。
锰矿主要有:石灰窑锰矿、主石顶锰矿、王楼锰矿、殷湾锰铁矿、龚冲锰铁矿、万宝山锰铁矿等6种。
铜矿、铅锌矿及其他矿产主要有:龙凤湾铜矿、熊庄铅锌矿点、张家冲铬铁矿点、钛矿(金红石)、宋庄多金属矿、稀有稀土金属矿产等6种。
2、非金属矿
萤石矿主要有:尖山萤石矿、潘庄萤石矿、宋庄萤石矿、天目山萤石矿、龙潭沟萤石矿、乱马山萤石矿等6种。
珍珠岩、膨润土、沸石矿主要有:珍珠岩、钙质膨润土、钠质膨润土、沸石、含碱玻璃原料等5种。
黄铁矿、石棉、硅石、白云母矿主要有:刘庄黄铁矿、申阳台石棉矿、龙潭沟硅石矿、白云母矿、建筑石料、建筑用砂、砖瓦黏土等7种。
水资源
平桥区属淮河水系。淮河与其支流浉河穿越区境,有“北淮南浉”之称。本区水资源总量年均为20.1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总量约为19.33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约为0.8亿立方米。境内有较大河流9条,沟溪50余条。本区水资源主要由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组成。水资源总量年约为20.12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总量为19.33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约为0.8亿立方米。
地表水由天然径流、河流过境水和外引水三部分组成。境内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余毫米,地表水径流南强北弱,其天然径流量年约为8.264亿立方米;境内河流多属季节性河流,过入境水量主要以汛期洪水形式出现,年均过境水量约为10.82亿立方米;外引水主要是南湾灌渠提引水,年约为0.25亿立方米。
淮河发源于桐柏山之太白顶,由区西北王岗花鼓店流入境内,流经高梁店、王岗、平昌关、吴家店、游河、长台关、甘岸、彭家湾、胡店、明港、肖店、龙井、肖王等13个乡镇至肖王乡梅黄村入罗山境。境内流程全长122公里(河床最宽600米),流域面积2012平方公里,泄洪流量平均5845立方米/秒,年均过境水量7.12亿立方米,可利用量为20641万立方米,境内其支流除浉河外有十字河、明河、洋河、肖王河、曹河、柳河、老鸦河等。
浉河属淮河上游主支流,其发源地有二:一是源于浉河区四望山西麓,流经湖北应山县境后复绕至浉河区谭家河分界河,经尚河、刘河、西双河;二是源于四望山东南麓光头山,经新店、台子畈、谭家河至西双河两支流汇为一处,同另二支流(五道河、小河)入南湾水库。水库下游河水越信阳老城、西关、三里店、平桥、震雷山、两河口、中山铺至五里店入罗山境汇入淮河干流。境内全长77公里,流域面积1339平方公里,年均过境水总量5282亿立方米。
地下水境内地下水资源主要是浅层地下水资源,属于降水补给型。偏丰水年均1.1亿立方米,平水年约0.8亿立方米,偏枯水年约0.69亿立方米。本区地下水资源可分为富水区、贫水区和弱富水区3个类型:富水区主要分布在五里店办事处、平昌关、长台关、明港和肖店等浉河、淮河沿岸平原区。该区域地下水埋藏深4.8米~8.5米,易于开采;平水区主要是近山岗丘陵地带,基地表层上部覆盖较厚,下部基石裂隙存有少量孔隙承压,含水较微弱,蓄水条件差,难以开掘。主要分布在胡店、肖王部分村和洋河、五里镇、明港工业管理区、查山等乡镇。弱富水区主要分布在境内五里店办事处、高梁店、王岗等乡镇的部分浅山村,大多为花岗岩、变质岩风化裂隙潜层水,含水不均匀。本区地下水质属1级~2级,矿化度小于300毫升/升,pH值、浑浊度、总硬度、氟化物、铁、砷、铬、细菌总数等指标均符合饮水标准。五里店办事处、邢集、王岗等部分地区含氟量3.5毫克/升~7.8毫克/升,严重超标。境内结合新农村建设,已采用打深井、建自来水厂等办法,保证人畜饮用水质量。
旅游资源
平桥区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植被茂密,山水相映,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的美誉。南北动植物资源在此汇集,有高等植物150余科,2000余种,森林覆盖率20.2%。全区林深树密,奇石林立,山溪、瀑布随处可见。不仅有震雷山风景名胜区、天目山省级森林公园、龙飞山生态观光林带,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楚田故都——城阳城遗址、吴家尖山鄂豫边省委革命旧址、红军桥等人文历史景点。
震雷山风景区震雷山位于信阳市东南郊区,总面积19.4平方公里,2004年7月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该景区环境独特,是动植物资源的天然“基因库”,森林覆盖率高达80%,森林植物景观好,季相变化丰富,生物种类繁多。据初步统计,境内高等植物150多科2000余种,占全省高等植物总数的86%。其中木本植物68科54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银杏、水杉、香果树、山白果、八角莲等17种,省内重点保护植物13件;各脊椎动物30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白冠上尾雉、大鲍、水獭、白鹤、虎纹蛙等10余种,省重点保护动物24种。
境内地形复杂多样,自然景观奇特,历史遗迹、人文景观众多,三河环绕,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是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的好去处。自然景观有雷沼喷云、浉河泛月、圣泉、雷劈石、双乳峰、周公山、黑马石等;历史人文景观有雷峰寺、圣贤寺、震雷山庄、红军洞、红军桥等。均伴有许多动人的传说,震雷山庄为明代隐士袁文卿故居,明御史马录拜访袁庐时诗曰:“山南隐隐卧龙蛇,云树葱茏洵可嘉。初夏晚凉绿客到,小桥曲径逐门斜。杖藜缓步寻瑶远,载酒行歌问野花。回首河梁维览处,孤松竹芚阝几人家。”明代文坛巨匠何景明登临震雷山,写下了“震雷山头石潭水,夜月鲛龙行雨归。清春下与仓溟会,白日常闻霹雳声”的美好诗篇。被誉为信阳八景之首的“雷沼喷云”,明朝诗人袁洪为之留下诗词佳句,道出了雷沼景观的神韵。
天目山森林公园为淮河源国家自然保护区,河南省森林公园。位于信阳市平桥区西北部,西与南阳市桐柏县接壤,北与驻马店市确山县毗邻。京广铁路、107国道、335省道转景区公路可达。距信阳市区70公里,是集自然保护区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区。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四面环山,沟壑纵横,峭峰林立,大小深潭星罗棋布,山上绿树环绕,山下溪水淙淙,景色宜人。主峰主石顶海拔813.5米,是区内第一高峰。属于北亚热带季风型气候。这里既有马尾松林、黄山松林、白檀林、黄檀林等亚热带地区森林群落,又有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等植物群落,是南北迁移缓冲带,兼容华南、华北两大植物区系成分。区内植物资源丰富,种类多样,有植物235科954属2435种,如国家重点保护水杉、银杏、红豆杉、榉树、楠木、天麻、秤锤树、大别山五针松、香果树、野大豆、中华香楼草等;有野生动物2300多种,其中鸟类200种、兽类37种、两栖爬类38种、昆虫类200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金钱豹、白鹳、金雕、虎纹蛙、小灵猫、穿山甲、白冠长尾雉、水獭等,省重点保护动物有苍鹭、画眉、姬啄木鸟、豹猫等。天目山奇松怪石多,仙山石洞多,飞瀑流泉多,此为峰、石、潭、瀑、云、林兼胜,以雄、奇、险、秀、幽著称,是旅游观光、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
天目山面积20平方公里,主要景观有:龙潭沟瀑布、黑龙潭、白龙潭、祖师顶、老寨山、天目沟、情人谷、还魂坡、殉情崖、鸳鸯池、石床、石距、孔雀石、卧佛石、小山顶道观、天王殿、娘娘殿,还有在淮河流域留传下的“闻鸡起舞”典故及“禹王锁蛟,三过家门而不入”等脍炙人口的传说。
城阳城址城阳城(楚王城)址位于信阳市北25公里处,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国家现有6座楚国城址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最具有考古价值的一座。城阳城为春秋早期所筑,时称城阳,是楚国北攻东进的军事重镇。公元前278年,秦破楚都,楚襄王曾到此避难,把城阳城作为楚国的临时国都。“亡羊补牢”的典故就出自此地。秦汉魏晋为城阳县、郡,隋唐以后逐渐废弃,前后1000多年。城阳城址包括内城、外城、太子城、楚墓群等。城阳城保存完整,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5484米,面积68万平方米;外城也叫防御城,面积182万平方米。城阳城遗址内有大小古墓200多座。
1957年~2002年先后进行7次大的发掘,出土文物2000多件,其中1957年、1985年发掘的1号、2号战国楚墓,共出土文物1317多件,有乐器、生活用具、兵器、马车器、木俑、镇墓兽、装饰品、丝织品、竹编、书写工具和竹简等文物,特别是1号墓出土了国家第一套完整的青铜编钟,用其演奏的《东方红》乐曲,1970年随着国家第一颗人造卫星回响太空。2002年10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信阳市文物局联合抢救发掘了7号战国墓,出土了铜器、玉器、木器漆、陶瓷各类文物约700件,其中两组套装青铜器金碧辉煌、一丝不锈,堪称稀世珍宝品。大量珍贵文物的出土,为现代研究古楚文化增添了宝贵的文物资源。郭沫若、顾铁符、黄盛璋等都对城阳城址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给予了极高评价。
另外,高梁店的申阳台,平昌关的古城,明港、平桥办事处的中山等20处古城址,均具有较大的考古及研究价值。
吴家尖山豫鄂边旧址吴家尖山地处区西北部的天目山下,西与桐柏县相连,北与确山县接壤。1926年初,中国共产党在此建吴家尖山支部,是河南省早期建立的党组织之一。1935年~1937年,中共党组织遭到国民党“清剿”时,尖山支部因处山区,故无暇顾及,得到保留,后豫鄂边省委迁此,该山区成为豫南革命中心。此后党组织在桐柏山开创了一批纵横百里的游击区域,组建了革命游击队。抗日战争爆发后,尖山游击队易名为豫南人民抗日团,此为新四军四支队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并成为豫南首支东征抗战的部队。抗日战争初期,尖山是豫南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李先念夜访开明将士李德纯的成功统战范例就发生在这里。
吴家尖山这块红色土地作为在革命时期鄂豫皖苏区的一部分和抗日战争时期豫鄂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地,曾留下董必武、李先念、王国华、张星江、张旺午、文敏生、周骏鸣、吴仁甫、刘子厚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前辈的足迹,也留下了鄂豫边省委办公旧址和鄂豫边省委红军游击队诞生地等革命遗址。1963年4月,吴家尖山鄂豫边省委旧址及红军游击队诞生地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还有“红军桥”、“红军洞”遗址,大甘院淮南县委及淮南抗日民主政府办公旧址、董柏村农民协会遗址、郝堂信罗边县委旧址等。红军桥位于震雷山东北角下,建于1942年,为灌溉农田和方便行人两用渡槽桥,桥长50米,宽1米,高3米,渡槽由长1.2米、宽0.86米、厚0.65米的条石凿成,至今完好无损。此桥为新四军第五师信罗边指挥部为灌溉农田、发展生产和方便当地群众所建,时由信罗边县委书记鲁彦卿、军事指挥长李鹏飞指挥部队干部、战士与群众同心协力奋战10个月建成,当地群众称之红军桥。